从《人民的名义》看“两提一创”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17/4/12 17:23:05
“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呐!”
“二顺子牺牲的时候,才15岁,入党只有一天…”
在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中,老革命陈岩石应邀参加党委扩大会议,给汉东省的班子成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陈老讲到,当年他15岁,为了入党,虚报了两岁年龄。因为当时只有虚报年龄才能入党,只有入党才能享受当时党员的特权——扛起炸药包去炸日伪的碉堡。
戏里,班子成员被这样的“特权”震住;戏外,更多的人为这样的“特权”动容。革命年代,他们用无畏肩挑起担当与奉献,用鲜血塑造了党员的先锋模范。
目前,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王清宪部长在讲话中提到,“两提一创”就是要把“两学一做”中的“做”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做实。“做”就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电视剧中“扛炸药包”的革命党员,让大伙无不动容,也受益匪浅。
“提高标准”既包括做人,也涵盖干事。做人,就是要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像革命年代的“扛炸药包”党员一样,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要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用“三严三实”约束自己,用心为民做事,正如剧中陈岩石所说那样,当有一天到群众中去时,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与认可。做事,就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牢记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重要论述等。
“提升能力”既要夯实基础,亦需紧跟时势。在电视剧中,大风厂“一一六”事件发生时,护厂工人和围观群众通过网络直播将现场的情况实时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场景紧贴实际,将当下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它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这一突发事件完全呈现。网络已经成为新的阵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也成为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新的技能。而这根本仍在于心中有人民。剧中,陈老挺身而出,用信任平息了工人们的怒火,当公安厅长建议抓住工人们妥协的契机,抓紧强拆时,市委书记李达康表示“陈老既然对群众做了承诺,我们就应该兑现”。达康书记这一决断,既赢得了陈老和工人们的认可,也得到了省委书记的肯定,更在剧外收获粉丝无数。
“争创一流”关键在于“走心”。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还存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还存在观念陈旧、思维固化、能力不强、本领恐慌等问题。但这些并不可怕,都能通过“两提”来解决,可怕的是部分干部有能力却不作为。《人民的名义》中,区长孙连成就是个典型。作为光明峰项目的新负责人,对意向投资企业不问不顾;作为区长,对新大风厂的用地申请推诿扯皮,掐点下班,还自我调侃“回家卖红薯”。而反观吸粉无数的达康书记,雷厉风行,刚正不阿,敢于担当,心里始终有一杆秤,并且从不倾斜,又敢于突破,是个心里真正装着“大家”的人。在“一一六”事件当晚,他脱下外套给了陈老,陪着陈老守了一夜;在林城,利用塌陷区成立经济开发区,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带来了经济社会效益;面对基层民警滥用私权,厉声呵斥“身穿人民警服,头顶国徽,就不能太任性。在人民群众面前,一定把尾巴给我收起来,别把尾巴翘起来当旗摇。”
走心,才会担当。走心,方有作为。《人民的名义》虽未完结,但给我们的启示却不容等待。将“两提一创”做好做实,让“有两把刷子”的人用心作为,不说为了百姓,只求无愧良心。
下一篇: 7月1日起驾考新增科目五?交管部门回应:谣言! |
上一篇: 揭秘“坑老”的保健品:骗局几个套路 屡试不爽 |